政策相继落地 LED照明产业迈入新阶段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8-03 15:26   2847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未来的几年中,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通用照明市场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到 2016 年达到6,112 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作为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球照明市场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LED,发光二极管简的简称。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与白炽灯泡和氖灯相比,发光二极管的特点是:工作电压很低(有的仅一点几伏);工作电流很小(有的仅零点几毫安即可发光);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可靠性高,寿命长;通过调制通过的电流强弱可以方便地调制发光的强弱。
 
  基于这些强大的性能优势,近几年LED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目前,LED光源已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以及装饰等诸多领域。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照明分析报告,目前全球通用照明占照明器具制造市场大约 75%的份额。2010 年全球通用照明市场容量折算约为 4,402 亿元人民币,2011 达到 4,655 亿元人民币,增幅 5.8%。未来的几年中,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通用照明市场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到 2016 年达到6,112 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作为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球照明市场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智能照明


  2017年,随着各项节能、环保等各项政策的落地与执行,中国LED照明市场容量将进一步得以释放。那么,今年有哪些大政策和措施将为LED照明发展带来利好呢?
 
  1、国家发改委公布《G20能效引领计划(EELP)》
 
  2017年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公布了《G20能效引领计划(EELP)》,明确指出二十国集团将在交通工具(特别是重型卡车)、联网设备、能效融资、建筑、能源管理、发电以及超高能效设备(SEAD)、“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实践,TOPTENs)、区域能源系统(DES)、能效知识分享框架、终端用能数据和能效度量等11个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其中,在G20能效合作的11个重点领域中,能效融资、建筑、能源管理、超高能效设备、“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实践)、区域能源系统等表现的尤为重要。
 
  《G20能效引领计划》是一份已经在G20成员国能源部长会议上通过并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在今年杭州召开的G20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话题。据了解,这个话题之所以如此受重视,主要原因是G20成员国一致认为加强合作提高能效可改善经济活动和促进生产率提升,加强能源安全和提高环境效益,因此提高能效也是G20的一项长期优先任务。
 
  此次《计划》是为加强G20能效自愿合作提供了全面、灵活和资源充足的长期合作框架。根据《计划》提出的长期能效提升目标,G20成员将显著提高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普及率,同时根据G20成员各自的现实条件、能力和发展阶段,在尊重本国政策和优先目标的前提下,为提高能效投资加强能力建设、改善政策环境。另外,各成员国已达成共识,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合理使用能源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加强提高能效方面的合作可改善经济活动和促进生产率提升。
 
  作为G20的一项长期优先任务,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合理使用能源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节能和提高能效是近期和中长期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举措。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表明,要想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截至2050年能效提升对能源相关CO2减排的贡献将达到49%。可以看出,提高能效在全球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2、两会政策带给LED产业深远影响
 
  3月3日起,中国进入2017“两会时间”。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全体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场承载着全民期待的举国盛事。那么举国关注的两会给我国LED产业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1)“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以俄罗斯、东南亚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我国LED产品出口的新蓝海,是中国LED企业进入中亚和东欧市场的重要门户。2015年中国LED照明出口“一带一路”市场约为100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比例约38%。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出口一带一路市场增速将高于全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整体水平,2013-2020年年均增长速度约为58%,至2020年中国LED照明产品出口一带一路约为530亿美元,占全国份额超50%。
 
  2)中国制造2025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制造大国的优势正逐步被削弱,我国在制造业,78年以来的历史上,第四次转型结束了。当第四次转型结束以后,36年来我们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当今世界最可怕的是能力丧失,核心竞争能力突然间丧失了。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在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LED是中国在全球中走得比较前面的产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或是下一轮最有效的竞争方式。从CIOE 2016来看,我国LED产业链已逐渐意识到智能化生产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相信在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我国LED产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指日可待!
 
  3)智慧城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分析,预计 2017 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 ,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智慧城市的建设为LED照明产业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预见的是,LED照明智能化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融合将一步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国内智慧城市达到数万亿市场”的消息早已引起照明企业的关注,现今,照明企业不仅牵手互联网巨头进行跨界合作,更是寻求与政府进行合作,发展智慧城市。
 
  4)实体经济“降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国外制造业回归,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过重,总体经营成本偏高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加快税制改革、规范行政性收费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用工、税费成本,让实体企业轻装上阵,成为行业热门话题。
 
  LED产业由于门槛较低,前期导致大量资本涌入,致使产能过剩,进而使得产业步入到不良的价格竞争中去。随着中国去产能策略的深入实施,落后产能必将淘汰,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是众LED产业人士值得深思的问题。
 
  5)PPP
 
  在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九三学社建议,进一步完善PPP政策和立法工作,推动民间资本更好地参与PPP,同时解决PPP法律法规效力层次低的问题,完善PPP法律内容,明确PPP纠纷的争议解决机制。
 
  在国家大力推广政府和企业合作模式之际,在LED领域也有不少企业抓住了机遇。近两年,照明工程市场发展迅猛,更有不少照明工程企业连拿亿元大单,这些照明工程项目,其运营模式便有PPP模式。当下,我国照明工程进入有序发展阶段,随着PPP模式、智慧城市从政府层面的提出到企业层面的积极响应,城市夜景照明建设不断开展,照明工程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模式被更多业内看好。
 
  3、《关于汞的水俣公约》8月正式生效
 
  环保部7月20日宣布,《关于汞的水俣公约》 将于2017年8月16日生效,从2021年起,中国将淘汰《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的含汞电池、荧光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到2032年,要关停所有原生汞矿的开采。
 
  根据公约的内容,部分荧光灯产品属于公约管制的添汞产品,将受公约内容第四条第一款的管制,即:“每一缔约方均应采取适当措施,不允许在针对附件A第一部分所列添汞产品明确规定的淘汰日期过后生产、进口或出口此类产品,除非已在附件A 中具体规定了例外情况,或所涉缔约方已依照第六条登记了某项豁免。”公约是法律文本,是不是看着有点晕?没关系,简单的说就是,作为缔约国,中国在2020年之后,将不再允许含汞量超过限值要求的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荧光灯生产国和使用国。我国从2008年开始,政府从节电的角度出发,积极实施的“绿色照明”工程,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因此而引发的废弃灯的汞污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巨大压力,以及节能减排呼声的高涨,让我国的汞污染状况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而随着《关于汞的水俣公约》8月正式生效,这也就意味着原有的部分荧光灯及高压汞灯市场将会被取代。LED照明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照明方式,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渗透。
 
  4、“十三五”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规划印发
 
  7月28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印发《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旨在引导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推进照明节能工作。
 
  规划提出,到2020 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1 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1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推动OLED照明产品实现一定规模应用;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环境更加规范,为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发展为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还提出,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半导体照明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材料、器件制备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OLED照明材料设计、器件结构、制备工艺等产业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等渠道,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 技术和产品应用。引导产品由注重光效提升转向多种光电指标共同改善和增强,提升LED 产品的光质量和光品质,营造更加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照明环境。加强LED 照明产品自动化生产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智慧照明、新兴应用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规划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目前以生产光源替代类LED 照明产品为主,向各类室内外灯具方向发展,鼓励开发和推广适合各类应用场景的智能照明产品,逐步提高中高端LED 照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比重。积极引导、鼓励LED 照明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促进特色化发展。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建设,实施LED照明产品绿色生产制造示范。
 
  在《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由大变强”的新目标:到2020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要达到万亿元规模。“十二五” 期间,我国就把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系统部署,通过半导体照明科技创新、节能技术改造、 应用示范推广等工程推动产业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凭借“十二五”规划的大力扶持,中国俨然已成为了半导体照明大国。而迈入了“十三五”时期,则是我国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转向强国的关键时期。
 
  业内人士热切期待着出台的新《规划》,可谓恰逢其时。无疑,相关企业接下来均应该紧抓机遇,逐步加强国际合作和研发,力争占据国际LED芯片市场中的领导地位。预期《规划》将有效解决产业过去“野蛮成长”带来的诸多问题,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